![]() |
---|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实施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扩大油料生产,稳定畜牧业、渔业生产能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加强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强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治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推介了第一批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18个。
农业生态产品是生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围绕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实践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一定成效。为总结经验做法,探索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路径,2025年2月27日,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围绕农产品优质优价、乡村生态旅游、农业生态系统修复、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创新绿色金融模式等方面遴选出18个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部分案例:
海南省白沙县立足区域独特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动农户绿色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全县农产品“两品一标”认证16个、良好农业规范认证8个。注册全国首个全域农业公用品牌“白沙良食”,搭建品牌数字化管理平台和全流程产品溯源系统,授权28家经营主体使用“白沙良食”品牌商标,统一品牌形象。构建“1+N+N”的农业品牌体系,覆盖白沙山兰米、绿茶、百香果、红心橙等8个子品牌。建成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海南省首个县级电商产业园,完善物流体系,让白沙绿色优质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带动农民群众稳定持续增收、逐步致富。
福建省安溪县以铁观音为主导产业,构建“茶园微生态—茶山小生态—全域大生态”的复合生态系统,强化投入品使用监管和数智化绿色化生产加工,开展茶叶气候品质认证,产品获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茶叶出口连续17年100%通过输入国官方检测。以“安溪铁观音”区域公用品牌带动茶叶企业品牌集群发展,创新“现代茶饮+文旅”发展模式,提供更多类型茶产品,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品牌价值连续多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位,百万安溪农户因茶致富。
广西正鸿生态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全程可视化、生产机械化、肥药数控化”柑橘智慧园,推行全程绿色生产、质量全达标的果园管理制度,应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施用酵素有机肥等绿色生产技术,柑橘获得绿色食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运作模式,以苗木、农资、技术、品牌“四统一”管理带动区域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果农人均增收1万元。注册“双燕姐”品牌,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产品远销北京、广东、黑龙江等地,出口东盟、加拿大、南非等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出重大部署。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农业生态产品是生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为农村地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供有效路径,是新阶段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农产品重要论述,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发表关于推动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课题研究。
通过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以产品增值溢价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技术装备应用,在保护农业资源环境的同时,充分挖掘乡村良好生态孕育的经济价值,提升农业生态产品有效供给,有利于促进生产生态协调、增产增效并重,深入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激发农业生态产品蕴含的潜在需求并转化为有效供给,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要素,有利于构建以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核心的乡村生态经济新模式,推动形成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通过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乡村丰富的生态产品在城乡间流动,满足广大消费者对农业生态产品的多样化消费需求,加快产品增值溢价,带动农村居民借助生态优势就地就近增收致富,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主要涉及农产品、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物质产品和文化服务,这类农业生态产品具备私人物品属性,依靠现行的有效市场,通过交易可直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这条路径通常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采取绿色生态循环生产方式,依托乡村生态优势开展旅游观光、休闲康养、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等经营开发,持续提供优质农业生态产品,在市场交易中获取直接收益。这条路径是以市场为主导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主要涉及与农业相关的水资源使用、碳排放、用能等生态资源权益交易。这类农业生态产品是在政府设定的生态资源管控或限额基础上开展权益指标交易,生态资源好或者改善效益好的一方向生态资源匮乏或未达标一方出售。这条路径主要包括农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碳交易、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发电绿电交易、沼气生物天然气绿色燃气交易、农业灌溉用水权交易等。这条路径是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行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农业生态系统在提供农产品的同时,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调节服务产品。该类农业生态产品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属于公共物品属性的生态产品,难以通过市场交易直接实现其价值,主要依靠政府采取生态补偿方式支持开展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让生态产品供给地区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得到合理补偿,间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这条路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叶文秀研究员和郭立研究员团队成功构建全球首个葡萄属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相关成果发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遗传学》。
葡萄全球种植广泛、经济价值高,我国葡萄产量世界第一,山东是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大省。但现代葡萄品种因驯化育种存在遗传多样性缩小、抗性丢失问题。该实验室收集113份葡萄材料,涵盖欧亚、北美和东亚3大种群,填补了葡萄属级泛基因组研究空白。通过构建泛基因组,首次展示了不同种群葡萄的遗传结构变异图谱,还鉴定出近2000个与葡萄霜霉病抗性相关的遗传变异及基因。
基于此成果,实验室培育出“秀秀一号”,研制“原植无双”并产业化,开发“北大红”系列葡萄酒,为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不仅为理解葡萄属的遗传多样性、进化历史提供了基础,也为未来开发更加优质的葡萄品种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标志着葡萄基因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并将有力推动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
2025年6月12-14日,第24届广州国际生态农产品食品产业博览会将在广州·广交会展馆隆重举办。本届展会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品牌展示、产品推介以及论坛会议等多元化板块,广泛展示各省市县的名特优生态农产品,推动各地特色农产品食品“出山出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
WAF 2025通过打造零距离的产品展示和高效的采购对接平台,着力协助参展商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畅通农产品流通链路,拓宽农产品食品流通渠道,促进产业链间高效产销对接。依托多年深耕农产品食品产业的深厚资源,专业采购商数据库广泛覆盖世界500强涉农企业、产业链上下游经销代理商、商超卖场、餐饮机构、星级酒店等,通过跟进重大采购计划买家,为其优选推荐参展商、提供展会采购服务。
展会紧扣农产品食品行业采购及消费新趋势和新场景,特别邀请众多新渠道专业买家参会,着力推动企业高效对接数字化销售营销渠道,缩短产销流通链条,提高产品流通效率,助力农产品及食品走上产销“数字化快车道”。展会期间还将同步举办多场精彩的论坛会议活动,邀请政府领导、院士专家、行业大咖等嘉宾分享来自业内精英的独到见解,共探农产品食品行业发展新蓝图!
微信公众号
WAF农产品展会
阅读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