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农产品消费关系着亿万家庭的日常生活,也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增长。就如何促进农产品消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业农村部于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揭示了农产品出‘爆款’的四大关键点。
如今,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是更加注重品质化和个性化。品牌农产品、新式饮品、功能性食品等加工产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建设,目前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省级农业品牌目录,1420个区域公用品牌、2039个企业品牌、2302个产品品牌纳入目录重点培育。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在持续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下一步将重点围绕加快生物技术应用、打造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扩大食品消费等3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食品工业供需适配性。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营养健康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然而,目前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仍不够合理,大豆及豆制品、牛奶及乳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不足。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透露,国内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40.5公斤,远低于110至183公斤的膳食推荐量。对此,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研发推广营养健康食谱,重点引导增加优质蛋白、富含膳食纤维等食物消费。同时加大健康饮食推广力度,倡导"减油增豆加奶"理念,鼓励增加果蔬、全谷物及水产品摄入,并推出奶制品和牛肉美食地图,促进农旅消费融合。
场景化体验成为人们的消费新需求。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感、互动性,关注社交属性、精神文化等需求。农业农村部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2024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此外,节庆、展会、赛事等场景也“含金量”十足。2024年,各地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3000多场次,累计带动农产品消费300多亿元。农业农村部将落实《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联合多部门通过深挖节庆市场、发挥展会效应、联动赛事活动等措施,大力拓宽农产品消费渠道、丰富消费场景。
农产品流通水平直接影响消费品质,冷链物流是关键环节。农业农村部持续推进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增库容超过9800万立方米。商务部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菜市场、生鲜超市改造升级,补上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此外,还发展即时零售、直采直供、共同配送等新业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产品打造 “爆款” 并非遥不可及。只要紧扣 “品质 + 个性” 融合、营养健康升级、消费场景创新、流通效率提升这四大关键点,就能让优质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让农民的 “钱袋子” 实实在在鼓起来。
微信公众号
WAF农产品展会
阅读更精彩!